拿下千万元融资,做出“华为独家应用”,这支3D扫描创业团队什么来头?


 

作者丨以南
编辑丨火狐狸
 

2025年10月22日华为HarmonyOS 6发布会现场,KIRI Innovation(麒砺创新)旗下的3D内容应用——Remy,作为鸿蒙生态的独家应用,正式登陆华为应用市场。

 

相关视频中,KIRI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正男(Jack)展示了Remy的应用场景,用户只需围绕物体拍摄一段视频,即可在生成的沉浸空间中360°查看。

 


 

通过与华为工程师的紧密合作,Remy进行3D重建的时间缩短至平均5分钟,并在华为图库的支持下,生成的沉浸空间可直接保存至用户的手机相册,实现与普通图片无异的社交分享

 

据多方媒体报道,Remy一经发布,排名便迅速攀升至华为应用市场榜首,反映出大众3D空间应用的浓厚兴趣。实际上,KIRI旗下的另一款手机3D扫描应用——KIRI Engine:3D Scanner & LiDAR(以下简称:KIRI Engine),自2021年12月在海外上线以来,已经累计在苹果商店和谷歌商店收获了132万次下载。

 


KIRI Engine上线至2025年10月23日下载量变化曲线,来源:点点数据

 

王正男还有着扎实的海外硬件背景,早在2018年,他与团队一同研发并推出了一款手机外接3D扫描仪,并在2019年成功通过众筹走向北美市场

 

从硬件到软件,从海外到国内,从专业工具到大众应用KIRI Engine再到Remy的轨迹可以给我们提供怎样的思路和灵感?这一次,3D空间内容有机会实现真正的平民化吗?

 

从硬件到软件:七年迭代,突破民用3D扫描门槛

 

KIRI Innovation(以下简称:KIRI)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从硬件向软件转型是其尤为关键的一步。从最初的3D扫描硬件产品,到海外的KIRI Engine应用,再到华为独家应用Remy,王正男和他的团队用了七年。

 

多年来,3D打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迅速发展,直接带动3D扫描市场需求升温,其中游戏、电商等领域的需求尤为旺盛然而,传统的工业级3D扫描仪价格高昂且操作复杂,限制了其在消费市场的普及

 

KIRI最初的创新是将手机与激光3D扫描仪结合,通过手机扫描实物并转化为数字3D模型。这种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艺术、医学、玩具模型等领域,还将复杂的3D扫描技术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带入民用市场

 

王正男出生于北京,高中随父母出国,后毕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在2018年大学毕业后,王正男和他的大学同学共同成立了KIRI,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间空房子里默默研发产品,凭借着对3D技术的独到见解,他们设计出了全球首款手机外接的3D扫描仪Phiz

 


 

用户只需在手机上打开APP,并借助Phiz扫描转台上的物品。大约3分钟后,扫描完成,系统将自动生成3D模型数据,用户可以将生成的模型导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据了解,Phiz 3D扫描仪兼容了当时市面上所有主流的3D打印机。

 

2019年,KIRI团队通过北美众筹平台Kickstarter,成功在30天内获得了超过150万人民币的预售收入。不仅为团队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用户,还为后续产品的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产品逐步进入市场,团队在硬件领域的探索遇到了新的挑战。2021年,KIRI决定启动2.0版本的转型,进军软件领域。

 

王正男回忆道:“在做硬件技术验证时,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问题,尤其是在手机端实现3D扫描时遇到的技术瓶颈。手机摄像头的变焦功能与3D扫描对焦段的严格要求不匹配,导致扫描出来的模型与实际物体存在偏差,甚至比例出现错误。这一发现让我们意识到,单纯依赖硬件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开始转型向软件开发探索成为了必然选择

 

从海外到国内:KIRI的全球化验证与鸿蒙机遇

 

KIRI Engine是KIRI公司从硬件到软件转型的核心成果,它是一款通过手机拍照或视频录制生成3D模型的应用。

 


 

这款App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户只需简单地围绕物体拍摄一组照片,上传到云端后,便能快速生成物体的高质量3D模型。与传统的3D建模软件相比,KIRI Engine大大简化了3D建模的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够轻松创建专业级别的3D资产。

 

KIRI Engine上线后不久,在2022年3月,KIRI就拿到了由青松基金领投,原股东英诺天使、普渡资本持续加注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随着3D市场正在走向成熟,KIRI Engine正在走向一条简化3D建模的路径,同时,这种用低成本的方式积累大量素材的形式,也是资本看重的内容。

 

据王正男介绍,通过神经辐射场重建算法(Neural Radiance Fields)KIRI Engine在后台完成复杂的计算与渲染,确保生成的3D模型不仅精确而且细节丰富。此外,通过云端同步技术,用户即便在性能较弱的手机端,也能实现高质量的3D创作,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国外的游戏创作者和社区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基于虚幻引擎的游戏及3D应用的开发,对于3D模型的需求极大。再加上近年来AR、VR的发展,快速的3D扫描建模工具,能够解决素材短板的问题。”

 

基于这一洞察,KIRI将其首个应用场景锁定在海外的UGC 3D创作领域。将用户定位在3D打印人群、游戏开发者、影视特效制作的3D艺术家、电商等人群。随着3D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点点数据显示,应用上线后,KIRI Engine在苹果和谷歌两端的累计月活用户数量不断增加,2023年8月,其月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0万大关,此后每月活跃用户数也基本保持在10万以上。

 


KIRI Engine上线至2025年9月月活跃用户数量变化曲线,来源:点点数据

 

对于海外市场的增长,KIRI Engine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方向。团队观察到,即使最初因加大投放力度获得了许多用户,但真正能够留存下来的用户并非来自广告渠道

 

在综合考虑下,KIRI团队看中了YouTube这一平台。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之一,YouTube与3D技术分享的结合,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契合点。通过平台,KIRI能够分享3D技术在手机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包括如何通过KIRI Engine快速创建高精度的3D模型,以及这些技术在游戏设计、文化遗产保护和影视特效制作等多个行业中的应用场景。

 

通过数据分析,团队发现长视频比短视频更适合KIRI Engine的传播:短视频依赖时效性,需持续更新才能维持热度;而长视频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长期曝光,实现流量持续增长。

 

目前,@KIRI_Engine_App这一账号已在YouTube平台积累1.27万订阅者,单视频最高观看量达24万次。通过海外社媒运营,KIRI团队不仅强化了用户的粘性,还能通过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维持观众在较长时间内的关注,并逐步将他们转化为忠实的用户

 


YouTube平台@KIRI_Engine_App账号相关截图

 

2024年,KIRI团队成功将最新的高斯泼溅技术(Gaussian Splatting)工程化,并将其应用到Kiri Engine中,极大提升了3D扫描的效果和效率。这一突破引起了华为的关注,特别是在其不断推动鸿蒙生态系统的背景下,双方看到了将这一先进技术融合的潜力。

 

随之而来的是合作的启动,双方决定共同开发基于鸿蒙系统的Remy 3D项目,旨在推动3D重建技术的普及,并提升移动端3D体验的质量。这场合作并非偶然,而是双方在3D领域长期探索后的“双向选择”

 

华为×KIRI:3D内容“平民化”,这次真的来了?

 

早在2017年,华为就在荣耀V9发布会上展示了与金运激光合作的“3D创意拍”技术,用户可通过手机获取人脸数据并生成3D模型,尽管该项目最终未能成功,但它却为华为日后在3D内容上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进入2024年,KIRI团队的技术突破与华为在3D领域的持续关注找到了天然的契合点。2025年6月,Remy首次亮相华为发布会,标志着双方合作的正式公开在大众视野。

 

2025年10月22日,随着鸿蒙6.0系统的发布,Remy作为鸿蒙生态独家应用正式登陆华为应用市场,并迅速登顶下载榜首,成为华为用户关注的焦点。通过与鸿蒙团队的深度合作,Remy将3D重建的时间大幅缩短至平均5分钟,成为市场上最快的3D重建应用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也在3D扫描领域推出了相似的技术。自2019年首次在iPhone 12 Pro和iPad Pro中亮相以来,苹果的LiDAR雷达扫描技术已成为增强现实(AR)和3D建模的重要创新。

 


 

与传统基于图像合成的3D扫描不同,LiDAR通过激光发射和反射测距,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深度数据,特别在低光或复杂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扫描效果。然而,LiDAR技术目前仅限于iPhone 12 Pro及以上型号和iPad Pro,其生成的3D模型往往还需借助专业软件进行进一步处理。

 

结语

 

如今,当用户打开手机App,就能轻松实现高效的3D扫描,这曾经被视为高端技术的应用,现如今已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落地,3D扫描和增强现实的应用场景也变得更加丰富,为个人创作、商业应用及文化保护等领域带来了无限可能。随着各大厂商的加码,手机3D扫描这一领域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参考资料:

朗博云堂——大学生创业云访谈 | KIRI 3D扫描仪

硬氪——「KIRI Innovation」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低成本消费级3D重建技术

湾区科技评论——麒砺创新王正男:让 3D 创作变得足够简单

奥科创新——Inno-Quark创业精英对话精彩回顾:3D内容生成技术的市场化先锋王正男

相关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276019273

在线咨询:https://t.me/siyushenqi2024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Telegra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