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想办法知晓客户不下单的原因,好对症下药。通过邮件沟通、直接电话、客户的WhatsApp账号,直接问+旁敲侧击+背景调查,一般国外客户比较直接,会说出原因。

我们总结了外贸客户不下单的5种主要情况,并给出了应对策略。
比如,一家美国公司的采购,他们原来是做墨镜的,墨镜的生意不错,也想做做近视眼镜的生意。墨镜的生意已经做了,而近视眼镜的生意还在观望,这个时候他向你咨询近视眼镜,就是处在观望和犹豫的阶段。
对于这种客户,不要抱太大希望,可划分到有潜在的业务需求的客户群体里,可以隔三差五通过邮件或者WhatsApp发送一些新款近视眼镜产品信息。
或者发送美国又有哪些客户成交了,而且生意不错,让客户看到“钱景”,以此打动客户,促成成交。
如果客户认为价格高,可以适当降价,哪怕是打个9.8折,也让客户看到在降价了。
但假设确实没有降价空间,可以和客户说明,现在海运费用高,还在不断增长,价格确实降不下来。
而且还可以和客户说,因为海运、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增加,以及汇率变动,价格可能还会增长,现在成交算是相对低价了,越早成交越好。
一直以来,全球贸易九成以上走海运。回顾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海运受到严重影响,海运的受阻直接导致全球供应链失衡,进而引发连锁反应。
全球集装箱货运指数显示,8月2日,中国、东南亚至北美东海岸的海运价格16000美元,而到了8月10日,几天时间,这个价格首次超过了每标箱2万美元。
现在虽然情况有好转,运力有所恢复,但相对于迅速回升的需求而言仍显得滞后。
对于同行竞争,我们前面在讲海关数据的时候讲过,可以通过海关数据查看该采购商的供应商,看看是哪些同行,成交价格怎么样。
作为同行,你自然是知道各自的优劣势,这个时候,你向客户推介的时候,就需要突出介绍自己相比其他供应商的优势,以获得商业机会。
而假设你价格低,他又会想是不是“便宜没好货”,对你的产品质量存在疑虑。
这个我们前面也讲过“靠自己”、“靠公司”、“靠他人”,利用能证明你产品资质的材料,都用上,要是能有某个业内大客户也采用,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在报价的时候,就要考虑佣金的部分,给中间商一定的利润空间,他们会乐于成交。
最关键的是明白客户想要什么,客户的痛点在哪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促进客户的成交转化率,实现和客户的共赢!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shenqi.com/69018.html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