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游戏内600+ NPC均为带记忆、情感与自主目标的“游戏智能体”,玩家交互可不可逆地改变任务、剧情与世界走向,探索“AI即体验”而非仅“AI即工具”。
大厂聚焦AI提效平台,阁道科技等独立团队借AI玩法创新切入,避开资本与技术壁垒,在大厂缺乏成功样板的新赛道建立先发优势。
创始人刘寒曾操盘腾讯极光计划多款口碑产品;阁道科技由“游戏AI独角兽”超参数科技全资控股,自研AI技术中台直接赋能玩法落地,实现资源与敏捷性的平衡。
2025下半年起,一批原生AI游戏将集中上线,用生成式AI替代传统人工剧情、任务与素材,《遥远行星:建造师》的市况表现将成为验证“AI驱动开发范式”能否成立的关键首测。
雷峰网获悉,由广州阁道科技研发的AI原生游戏《遥远行星:建造师》,最快将于2025年Q4上线试玩版。本月初,该游戏刚获得国内版号。
时至2025年下半年,游戏行业的“AI革命”路径已日益明朗:其一是供给侧使用各种AI工具进行提效或辅助决策;其二则是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进行玩法层面的探索,并最终影响游戏的开发范式。
前者并不局限于游戏公司,诸多大厂也参与其中。他们通过AI提升从游戏代码开发到美术设计的效率,已从单一模型发展为成熟平台;后者则受限于AI技术边界与玩法设计的平衡,以独立游戏团队为主线,目前仍在持续探索和迭代中。
换言之,在大厂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前,留给独立团队的竞争空间,或许只剩基于AI的独立玩法探索,而这在游戏大厂层面没有“成功先例”,难以轻易立项。这是属于独立团队的优势。
对于《遥远行星:建造师》的制作方——广州阁道科技而言,负责人刘寒或许就是兼具大厂视角和独游产品经验的“The One”。
2019年,刘寒加入腾讯极光计划,在他手上,诞生了诸如《隐形守护者》、《我的侠客》等知名作品。2024年起,刘寒创办阁道科技,开始专注于AI原生游戏的开发。据悉,阁道科技由超参数科技全资控股。
母公司超参数科技则成立于2019年,雷峰网获悉,目前超参数科技的主要业务,一方面是前述的游戏AI相关业务,另一部分即是推动游戏AI相关技术产品化,赋能更多游戏开发者。
截至目前,项目团队的大部分主力(如程序、美术、策划)均独立于超参数,游戏AI玩法的落地则借助了上文提到的,由超参数科技自研的AI技术产品得以实现。
回到项目本身,《遥远行星:建造师》是一款以太空探索和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模拟经营游戏,玩家将与六百名以上的 AI NPC 互动,体验由 AI 生成的世界任务及故事剧情,自由探索由 AI 驱动的动态世界。
据了解,这些AI被设计为拥有自主目标、记忆和情感的“游戏智能体”,以区别于执行预设脚本的程序。玩家的交互将被作为变量输入,最终使游戏演出,乃至剧情走向,产生不可逆的变化。
在此前的采访中,刘寒认为,AI即将从“生产工具”转变为实时体验的“服务工具”。在他看来,AI在游戏领域的应用价值在于改变游戏的玩法和内容,为玩家提供新的体验。而在《遥远行星:建造师》项目中,刘寒此前的构想得以应用于实践。
根据雷峰网与AI游戏从业者的交流,在当前的模型能力下,使用上下文工程的AI模型,可以支持相关玩法模块的开发。不过,最终呈现的体验有待市场和玩家验证。
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游戏行业将有多款原生AI游戏上线。这些游戏据称将使用AI能力,以替代部分人工搭建的玩法、素材和剧情叙事,其目标是为玩家提供差异化的游玩体验。
《遥远行星:建造师》预计将成为业内首批上线的AI游戏项目之一。该项目的上线,或可被视为游戏行业在AI驱动玩法及开发范式探索方面的一个新的起点。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邮箱地址和网站地址,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
Δ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