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未播,海外先盗:盗版者正在用你的短剧年赚千万

仅YouTube上36个剧场号总订阅超1100万、盗播剧目2800+部,按国内“每部100集”口径折算总播放量≈1700亿次,已形成集团化账号矩阵。

摘要
国产剧《无药而愈》国内因审核延期未播,海外盗版已按原定档期全集上线,暴露源头泄露风险。
盗版方用AI重绘封面、改写长剧名、剪除片头片尾,自动规避平台指纹与关键词检索,大幅抬高取证难度。
海外诉讼需几万至十几万美元律师费,侵权主体难锁定、损失难量化,赔偿通常仅几千美元,与成本极不相称,导致版权方集体“躺平”。
盗版收入主要依赖YouTube广告分成(CPM×55%)与会员售卖,单部收益虽低,但“海量搬运+矩阵放大”积少成多,形成稳定灰色产业链。
海外平台未经授权搬运国内短剧的现象其实由来已久。
由于诉讼困难、成本高昂、周期冗长等等各种原因,国内版权方即使发现了被搬运(盗版),也只能向平台投诉争取下架,但想要追回因盗版而承受的损失则基本是不可能的。
(虽然很多搬运帐号都在简介中写明“已获得授权”,但据小僧调查这并非真实情况,所以下文中都将以“盗版”对其进行称呼)
——短剧研究僧
『《无药而愈》:国内剧未上,海外已完播
最早,熊和兔剧场的短剧《无药而愈》定档的时间是8月27日,然后因为“审核”原因一度延期到了29日,然而29日也未能上线。
历经艰辛,最终于9月9日上线。

小僧不知道国内延期上线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但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原因之一:海外盗版上线了。
是的,国内还没上线,海外的盗版就已经上线了。按道理来说,除了版权方,就只有播出平台有资源,而且海外盗版的上线时间就是国内原定的最早上线时间,所以……小僧不得不怀疑……是某个渠道泄露了片子。

也正是这部剧的被盗播,让小僧开始关注起国内短剧在海外被盗版的现象,情况……远远比小僧想象中要严重。
在开始讲国内短剧被盗版的情况之前,在这小小地推荐一下《无药而愈》,不知道是不是海外泄漏的问题(不少粉丝早在8月末就跟小僧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红果上线后的数据远不如小僧原先预想的好,但这部剧的确是目前市场上很不一样的一部作品,值得一看。
 
『海外盗版猖獗如斯
小僧粗略统计了油管上的部分账号,发现超过36个剧场号在不同程度地上架国内短剧。
其中超40%的账号注册地在香港,总订阅者超1100万,涉及剧集超2800+部(含重复)总浏览量超17亿

这数字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小僧在统计前曾想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没想过这个数字有这么大。
可能有的粉丝会说,17亿好像也没有很多,红果上有很多单部观看量超10亿的剧集,甚至《太奶奶2》观看量超了30亿。
小僧想要提醒的是:红果的观看量统计方式是“单部剧每集观看量的总和”,而油管上短剧频道上的每一个短剧视频都是全剧合集,即一个视频就是完整的一部剧。所以,如果按照红果的算法(按一部剧100集来算),海外被盗播短剧的总浏览量超……1700亿!

以上线剧目最多的「SS短剧」为例,该号注册于2019年3月2日,目前单此剧场上便有5500部以上的短剧,共有240万名订阅者总浏览量超过2亿5700万。该剧场号称「正版授权短剧」,并且每天以30部+的速度持续在无差别盗版搬运国内的短剧。


而其他账号,盗版搬运方式类似,浏览量少则几万,多则几亿,每天的观看量都会随着被盗短剧的上新而不断增长。
甚至,盗版短剧帐号也有开始有垂类的细分,比如有些盗版短剧帐号只搬运国内的恋爱甜宠类,有的只搬运男频复仇类,甚至已经形成了海外的帐号矩阵。整体海外短剧盗版产业链已经开始呈有组织、集团化的规模化趋势。
 
『AI助长海外盗版猖獗态势
小僧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AI已经沦为海外盗版的帮凶。
首先,现在很多短剧搬运账号都放弃了原始的视频封面。

(上方为盗用的原剧海报图,下方为AI生成的海报图)
一部分比较大胆的盗版帐号,就会沿用原封面(上图上方),而稍微有版权意识一点的盗版帐号,都用AI生成一个全新的封面(上图下方),从而规避平台相关检索及增加侵权取证的难度。
(说实话,有些AI海报比某些官方海报颜色看起来还顺眼些……)
除了海报外,很多盗版搬运帐号还会通过改剧名来降低搬运被发现的风险。
比如最近红果首发的新剧《香骨未应春雪妒》,在盗版搬运帐号上叫《花魁入宫后被迫害,联手爱慕她的男人颠覆朝纲!》。
张翅&至春禾主演的《暗恋是颗星星糖》在盗版搬运帐号上叫《她暗恋他多年,却不敢奢望有结果。可她没想到,她心心念念的人有一天,主动朝她走来,撩拨她,原来他也早已情根深种》,属于把大概剧情讲一遍了。
海鱼星空出品,由郭宇欣&王浩祯主演《国民老公带回家》,盗版用的名字是《因为父母之命被迫结婚,她以为他们的婚姻,就是人前冷漠,人后缠绵,让却不知道他一直压抑着对她的喜欢》。
兰岚&卡戎的新剧《匿名沉沦》,盗版直接用剧情简介《她为追学长找恋爱大师,却把霸总错认成大师,霸总认出她是儿时婚约未婚妻,可她不仅忘事,还让他教他追别的男人》。

而且,在盗版的集合视频中,大部分短剧的片头片尾都被剪掉,只能通过演员和剧情来判断到底原来是哪部短剧,这更增加了取证的困难。
也有一些盗版帐号怕“盗版长名+AI海报”让观众完全找不到想要看的特定剧,会折中一下,把主演名字放在最前面:比如“XXX&XXX”然后再加上短剧的”盗版长名“和“AI封面”,这样让观众既可以模糊定位短剧,又可以最大程度规避盗版审核风险。

可以说,基本上所有国内上线的短剧,在海外都有被盗版。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出品方或版权方,不用怀疑,你的剧也一定也被盗了。
 
『为何维权难?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侵权行为,就没有办法管一管或者处理吗?
不好意思,还真没有好的办法。
小僧特地就此咨询过专门从事娱乐行业的法律方面专业人士(以下称其为“李律”),他给小僧的回复很令人绝望。
纵然我们身处于一个法律很健全的时代,但是对于这种抄袭维权来说依旧困难重重,李律表示:
对于这种针对海外的维权,一般需要聘请专业的律师来进行维权,在这一点上就有不少的坑。比如美国的律师执照想要获得其实并不是那么困难,所以会有很多水平“比较一般”的律师,如果不幸找到了这种律师,虽然收费比较便宜,但是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钱花了但是事情也没做好,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如果找那些真正专业的律师,光律师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从几万美金到十几万美金不等,这笔律师费是最基本的维权开支,还不包括一些额外的费用。还有人会选择聘请一些在海外的“华人律师”来帮忙维权,虽然价格会便宜一些,但一样无法避免遇到专业水平不够的律师。」
除了相关费用外,小僧还了解了一下官司难点以及如果打赢官司能获得的赔偿问题,李律表示:
「对于上传海外视频网站这种侵权方式来说,首先判定在哪起诉、确定侵权主体以及相关取证都不容易,除此之外,如何判断侵权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事情,而这个损失往往直接关系到法院的判决。一般的案件法院会判“罚没侵权所得作为赔偿”,但在实践中往往这种侵权的直接所得是非常低的,由于他们赚取的播放流量费用,所以一部短剧可能最多也就几千美金,和维权成本相比实在是太过于悬殊了,而且整个维权周期也是非常的长,所以很难达到我们一般维权想要的结果。」
小僧特地找到了YouTube的收入分成模式:
「YouTube 的流量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分成,其计算方式大致为:CPM(每千次展示费用)× 有效观看次数× 55% ÷ 1000,其中YouTube 分配55% 给创作者,其余部分用于视频平台运营。
而YouTube Shorts的收益计算方式不同(小僧注:这里的Shorts不是指短剧,而是指YouTube上的短视频),是根据所有符合资格影片的观看次数按比例分配给创作者的。创作者可以从Shorts 收益池中按比例分得收益,其分配比例取决于该创作者的观看次数占所有符合条件影片观看总数的百分比。」
通过以上的收入公式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一部剧如果纯粹看观看收入来说,的确不高,但由于他一次性搬运大量短剧,积少成多还是非常可怕的,但又因为每个短剧的版权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单独一个版权方维权收效甚微。
还有一些盗版账号除了观看收入外,还会卖一些“会员”来增加收入,一方面作为维权者我们很难获取这一部分收入的实际数额;另一方面,这一部分收入是针对全部短剧的,所以对于单一短剧而言也很难确定相关数额是多少。

 
其实,海外盗版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小僧看到了一些相熟的出品方的作品,也会把这个情况和他们同步一下,他们只是回复一个淡淡的“知道啦,谢谢”,也就再没有下文了。
有时候想想,大家好像对于这种“被侵权”的行为已经熟视无睹甚至漠然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但是真的要想办法去解决,好像又是一阵阵的无力感。因为小僧也清楚,想要维权真的是太难了,连电影电视剧这些“前辈”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对短剧这么一个“晚辈”来说实在有点太难了。
如果你要问:海外盗版的问题会好吗?
小僧只能说:不知道。
但如果你问:短剧的未来会好吗?
小僧还是那个回答:会的。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shenqi.com/66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6 132-7601-927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iyushenqi@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18:30

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WhatsApp Telegram email Email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私域神器:一站式全网全渠道拓客营销软件
销售热线:173 5412 3667 (←点击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