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800美元)、欧盟(150欧元)、智利(41美元)已相继或即将取消小额包裹关税/增值税豁免,世界主要市场统一告别“低价小包红利”。
此前凭“拼柜拆分”免税模式,中国商品售价比俄本土低50%-100%,新政直接削弱价格优势,灰色清关与倾销空间被大幅压缩。
Shopee等电商已上线“买家预缴增值税”结算页,税费成本前台透明化,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或流失,卖家利润承压。
低价竞争难以为继,跨境卖家需转向合规运营、品牌打造、产品差异化和本地化服务,以在全球规范市场中建立长期竞争力。
小包免税政策将取消
现如今,全球关税壁垒持续收紧,跨境电商低成本红利时代正加速终结。
日前,俄罗斯政府宣布,计划自2027年起对跨境小包裹加征增值税,逐步取消目前针对价值低于200欧元、重量低于31公斤小包裹的进口免税政策。这一变化瞬间引起了广大卖家的关注和讨论。
俄罗斯计划逐步取消免税政策 图源:Facebook
具体而言,根据已公布的调整路径,俄罗斯将从2026年开始逐步降低跨境包裹免税额:先由现行的200欧元降至100欧元,2027年进一步降至50欧元,并预计于2030年全面取消免税门槛。
客观来讲,这一政策的出台并非偶然,而是必然调整。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中国卖家借助200欧元免税政策,通过“拼柜入境、拆分登记”的模式规避增值税与关税,形成价格优势,同类商品售价比俄罗斯本土商家低50%-100%,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很多本土商家早就对中国跨境卖家“不满”。
同时俄罗斯财政部还计划道,自2027年起实施渐进式加税方案:起始税率为5%,2028年提高至10%,之后每年上调5个百分点,至2030年达到20%。即便目前享受免税的商品,届时也须预扣增值税。
增值税税率逐步提高 图源:forestshipping
关于这一变化,俄罗斯财政部表示此举有三个有利点:一是为俄罗斯卖家和外国卖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可以提高提高跨境贸易透明度;三是减少“灰色”进口和外国市场倾销的数量。
大势所趋
今年以来,全球跨境电商税收政策迎来重大转折。从美国、欧盟到智利,多个主要市场相继取消低价值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标志着运行多年的小额包裹免税时代正式走向终结。
先来说说美国市场,今年9月,美国就正式宣布终止针对所有市场进口商品的“最低免税限额”(de minimis exemption),从此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进入美国将不再享有关税豁免特权。这一政策变化对依赖小额包裹贸易的跨境商家也带来了直接影响。
美国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取消 图源:npr
欧盟的步伐同样坚定:早在2023年,欧盟委员会就建议取消低价值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
今年7月,欧盟议会通过提案,决定取消现行的150欧元关税豁免门槛。促使他们做出这一决定的背后,是惊人的数据增长——据欧盟委员会统计,2024年欧盟进口150欧元以下的包裹总量达46亿件,较2023年增长一倍,相当于每天有1200万个小额包裹依靠免税优惠进入欧盟市场。
直到本月中旬,欧盟财长在经济和财政事务理事会上正式同意,将于2028年3月起全面取消目前适用于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政策。
欧盟宣布取消小额豁免政策 图源:VAT Calc
再早些时候,智利国税局(SII)也宣布,从10月25日起取消41美元以下的进口商品增值税豁免,所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境外商品需缴纳19%的增值税。
智利将对跨境电商征收增值税 图源:mundomaritimo.cl
这同样不令人意外,数据显示,去年价值不超过41美元的、通过快递服务和智利邮政(Correos de Chile)进入智利的跨境包裹数量接近5000万件,约占全年接收包裹总量的94%。由于这些包裹免税,因此售价更低,这对本土零售商来说并不公平。
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政策变化,各大电商平台已迅速采取行动。例如Shopee已发出通知,将对所有购买订单代收增值税,税费将由买家承担,前台结算页面将新增增值税的支付项,税收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
买家预缴增值税示例 图源:Facebook
对依赖价格优势的卖家而言,税收优惠的消失将削弱其竞争力,可能导致部分价格敏感客户的流失。但长远来看,这也促使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推动卖家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品牌建设和价值创造。
总的来说,俄罗斯小包征税对卖家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也是意料之中。对于有志于长期经营的卖家而言,唯有积极适应新的税收环境,加强产品力和品牌力建设,才能在日益规范的全球电商市场中赢得持续竞争力。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shenqi.com/69187.html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