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3e3e3e
-
阶跃星辰走“窄门”
阶跃星辰的Tech Fellow段楠离职,加入京东探索研究院担任视觉与多模态实验室负责人。同时,阶跃星辰在2024年12月停止对角色扮演类Agent产品“冒泡鸭”的大范围投入,团队合并至对话产品“跃问”(现更名为“阶跃AI”)。部分视频模型团队核心成员跟随段楠加入京东。
-
谁在往“DeepSeek们”的回答里塞广告?
大量品牌名、APP链接、商家电话被直接植入DeepSeek、豆包、元宝等主流模型的答案,引发用户对“广告位”的普遍质疑。
-
当 AI 眼镜叩响大众市场,这会是第二个 iPhone 时刻吗?
2024 年 Q2 出现“周周发新品”盛况:李未可、雷鸟、小米、Rokid 等国内厂商密集上新;谷歌、Meta、苹果等国际巨头同步加码,全球进入“百镜大战2.0”。
-
豆包上新同声传译,顺便狙击阿里AI眼镜?
“听懂→翻译→克隆音色→秒级输出”的端到端闭环一旦跑通,AI 硬件将摆脱键盘/屏幕,直接靠“说”完成所有操作。
-
AI四小强重新上桌了?
7 月阶跃星辰、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全部上线 Deep Research 功能,将其视为重上牌桌的“技术门票”。
-
微信支付宝,开打Agent
微信、支付宝先后上线官方支付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Server,把“下单-支付-查单”封装成一句自然语言,争夺AI Agent时代的支付入口主导权。
-
OpenAI 会杀死 Manus 们吗?
7 月 18 日凌晨,OpenAI 发布端到端训练的 ChatGPT Agent(归入 o3 系列),可自动规划-执行-调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官方称“迄今最强 Agent”,试图提前终结 AI Agent 创业赛道。
-
DeepSeek式的AI味,越来越让人受不了了
在算法驱动的时代,随着AI工具广泛用于写作与交流,语言悄然发生变化,出现“AI味”,即词汇标准、语气中性、情绪规整。这种风格让人感觉“怪怪的”,像AI写的,引发人们对创作、信任和人类表达方式的思考,也出现判断文字是否由人或AI写的困惑。
-
智谱没跟上OpenAI
OpenAI在官方分析师报告中将智谱AI视为重要对手,称其为“中国版OpenAI”且在多国市场有相关产品。但目前智谱在发展节奏上逐渐跟不上OpenAI,还出现了高管震荡问题,如COO张帆离职创业,首席战略官张阔、AI院负责人东昱晓等也有相关变动消息。
-
宇树科技的IPO之路
宇树科技已完成C轮融资交割,由移动、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吉利资本等共同领投,老股东跟投,共募集约7亿元,投后估值约120亿元。
-
价格被打下来,AI眼镜就能上桌了?
618前夕,AI眼镜赛道迎来密集新品上新,各大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纷纷推出智能眼镜产品,试图抢占市场份额。618过后,消费者反馈显示部分产品存在续航不足、佩戴不适、漏音等问题,暴露出AI眼镜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
六小龙开抢大模型第一股
头部创投机构合伙人李铮透露,六小龙中有五家正在筹备上市,且都已接触投资机构募资,规模在五亿美金以上,处于初步筹备阶段。智谱传出IPO消息,MiniMax也在考虑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其内部有类似想法,但目前仍处于初步筹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