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休闲领域的一个细分品类纸牌和单词分类都是十分经典的玩法,也有一批稳定的受众。但如今游戏市场不断扩展、内容类型多元化,稳定往往意味着用户市场和格局固定。纸牌游戏也确实存在着寡头效应明显,少有新品爆款的情况,是个不太容易进场的赛道。
然而,两款今年新上线的游戏共同凭借纸牌+的创新玩法,打破了现有格局,迅速爬榜登上前列。一款是由Hitapps Games推出的《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从名称便能看出,结合了纸牌(Solitaire)和单词(Word)两种要素。据点点数据,游戏在今年8月28日上线,9月底便冲到美国iOS手游榜Top2,位列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28个地区的免费游戏榜前10。
(来源:点点数据)
另一款是Superplay推出的《Disney Solitaire》,简化了已经比较成熟的纸牌接龙玩法,并且着重强调了迪士尼IP的元素 ,4月17日上线后月流水迅速破亿,稳居美国iOS手游榜前5。而说到迪士尼的受众,日本市场也不可不提。迪士尼IP游戏在日本人气颇高,有常年位居女性向手游前三的《迪士尼扭曲仙境》,全民级三消《迪士尼松松》等。据点点数据,日本玩家贡献了《Disney Solitaire》总收入的17.49%,仅次于美国市场的49.46%,而后是德、英、法等欧洲市场。足可IP效应对扩展用户市场的巨大作用。
(预估10月流水排行日本女性向手游第一的《迪士尼扭曲仙境》数据来源Game-i)
(来源:点点数据)
这两款打破了纸牌赛道格局的游戏,都成功把创新融入经典玩法,在赛道内脱颖而出。下面就由本文来拆解它们是如何围绕纸牌游戏的核心玩法,用不同的切入点释放这类传统玩法的潜力。
接龙纸牌+单词分类,融合全新玩法
在推出品类融合的《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前,其开发商Hitapps Games已有多款改编自经典单词游戏的手游。这家休闲游戏发行公司擅长把传统的线下单词玩法改造成适配移动端关卡的节奏,沿用经典机制的同时使玩家更容易上手。《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也继承了这一优点。界面布局清爽简约,和传统的纸牌接龙游戏基本一致,基础操作也完全相同,充分降低了玩家的认知和学习成本。
不过,尽管共享着相同的界面,《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的策略玩法与传统的单人纸牌游戏、单词游戏都大不相同。游戏的核心机制是“母卡”与“子卡”。母卡是类型卡,能够收纳属于这个类别的单词卡,收集到要求的数量后会全部清空。清空的数量要求直接显示在母卡左上角,一般是3-7张,每归纳一张子卡都会同步更新进度。
子卡则是单词卡,根据其具体含义可以被归类到对应母卡牌堆。举例来说,母卡为“办公”,子卡可能是“订书机”“文件”等;母卡为“心情”,子卡也许有“激动”“悲伤”。基本流程即是抽牌—把母卡放置到槽位-继续抽牌,把子卡归类到对应母卡牌堆-一个母卡牌堆收集完成后清空此槽位-抽牌直到清空所有牌。
和传统纸牌接龙相比,《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用单词的语义联系代替了纸牌游戏的花色、数字顺序联系,通过限制母卡槽位数量和整体移动卡牌的次数来逐步提高难度。可以说基本“抛弃”了传统纸牌游戏拼凑固定牌型所需要的逻辑推理、概率统计能力,而是更考验联想能力和路径规划能力。
(与传统纸牌游戏的对比)
而从传统字谜类的角度来看,游戏“抛弃”了考察词汇量和拼写能力的玩法,而是选择了更容易的单词分类。然而只依赖分类和联想思维又过于简单重复,所以游戏每次操作卡牌都会消耗移动数量,提高了对策略规划能力的考查,并在进程中逐步提高难度,增加了益智属性。
(与传统字谜游戏的对比)
策略差异外,《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的反馈机制也比纸牌接龙和单词游戏更多样。子卡匹配母卡成功后显示进度的即时反馈-单个母卡牌堆收集完成后清空的阶段性反馈-通关整个关卡后牌桌全部清空的满足感。三层反馈机制为玩家提供了多层次的成就感。
拿母卡牌堆清空的阶段性反馈来说,玩家在游玩时往往是开启多个母卡牌堆同时收集,有数字提醒玩家还需要几张牌才能收集完成单个母卡牌堆。多线并行的情况下,集中收集一个母卡类型后其他母卡的进度也会同时推进,往往完成一个目标后另一个目标也只差1、2张牌。此时触手可及的目标就会继续驱动玩家积极进行游戏,同时又再次接近了其他目标,最终形成正向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打创新玩法的游戏,《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的广告投放没有选择休闲游戏常见的失败案例素材,如通过一个较为明显的关键失误选择吸引玩家主动参与游戏,而是选择直接展示其和传统纸牌游戏差异极大的核心玩法,一目了然地展现独特优势。
(广告素材以玩法展示为主)
游戏从8月底上线后开始投放,平均每天投放120条,主投渠道FB News Feed、Audience、Instagram、Messenger、Admob等,投放总量超过7000多条。
(来源:广大大)
《Solitaire Associations: Words》目前的变现模式是纯粹的IAA广告变现,缺乏内购,但广告有些过于频繁。比如从第6关起游戏难度陡然攀升,对步数限制较大,而不管是一局时长过久还是用尽步数卡关都不得不观看广告,容易对玩家体验造成影响。
(认为游戏玩法有趣但深受广告之扰的海外评论)
此外,游戏沿用了许多传统纸牌、单词游戏的机制,只有局内关卡挑战,通关成功后直接进入下一关,没有长期的主线目标和局外积累。尽管品类融合的创新玩法颇具潜力,过于影响游戏体验的变现机制在长线运营下可能会出现后继乏力的情况,还需观察后续迭代调整。
IP吸引不同年龄层,简化传统玩法
另一款《Disney Solitaire》和上一款提及的游戏玩法创新方向不同,是选择在传统纸牌接龙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了降低难度的简化,即三峰接龙(Tripeaks Solitaire),匹配相邻牌面数字(+1/-1)即可消除。例如底牌是3,就可以用4或2来消除它。这种机制下的纸牌接龙单局时长较短,方便随时随地开一局游戏。除纸牌赛道游戏必定有的撤回功能外,游戏还设置了加牌和万能牌功能。加牌顾名思义,可刷新牌堆再加5张牌。万能牌则是可以和任何牌相邻,也就是能够消除任意一张纸牌。
玩法简单,反馈就不简单。游戏的主要正反馈机制便是金币系统。金币既是进入关卡的“入场券”,也是提供正反馈的“通关奖励”,还是关键的变现系统。玩家在游玩过程中会不断获得金币,如成功解决关卡的大笔金币奖励、连续消除可获得三种奖励之一:金币;加牌一张;牌堆刷新一张万能牌。除了直接给予金币外,加牌和万能牌都是玩家在关卡内随时可以用金币购买的功能,反馈和金币紧密挂钩。
而金币系统中最能提高商业变现,使玩家逐渐上瘾的设计是引入了“倍率模式”。玩家在挑战高难度关卡时可用金币本金下注,成功则奖励翻倍,失败就会损失更多。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赌博式玩法,以及关卡难度越高道具费用越高的机制,促使玩家为了沉没成本持续挑战,提高了游戏的变现潜力。
以上诸多机制外,《Disney Solitaire》在一众纸牌游戏间脱颖而出的关键还包括与迪士尼IP的深度结合。从《冰雪奇缘》的艾莎到《海洋奇缘》的莫阿娜,《Disney Solitaire》中增加了70多个来自迪士尼宇宙的热门角色,可以说是量大管饱。
在IP的加持下,这款游戏中还增加了装修和养成玩法,进一步提升了游戏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变现潜力。开始时的主界面是相对空旷的《美女与野兽》的大厅,进入关卡后有小叮当为玩家进行指引,解决关卡后能够获得星星,可用于解锁更多角色物品、装修主界面。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解锁角色都有贴合人物形象的过场动画和场景互动,这些展现IP特色的丰富细节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增加获客。
收集完成一个界面后便会解锁一段对应故事美好结局的动画,如初始的《美女与野兽》的场景,集齐场景物品后贝儿就会出现和野兽共舞,再之后主界面切换为另一个迪士尼动画故事,激励玩家继续解锁物品和角色,不断通关。这种和IP深度结合又富有剧情性的主线,为《Disney Solitaire》的玩家提供了纸牌游戏中并不多见的叙事情感反馈,也展示了IP+纸牌玩法的创新空间。
经典玩法并非只有传统受众,在合适的剧情包装与宣传下,传统赛道依然有值得挖掘的潜力。实际上,近些年来游戏中叙事元素的战略价值在逐渐上升,越来越多休闲品类游戏中增加了剧情演出。如《Gossip Harbor》的家庭悲剧多重反转叙事,有效刺激了以30岁以上女性玩家为主的玩家的留存,全球收入超3亿美金。从买量投放到主线剧情,处处可见“短剧”式的演出,转折不断的故事成为了吸引用户点击游戏的不二法宝。而IP在这方面有着更天然的优势,能够快速引发广泛的情感联结,提高商业变现价值。
结语
有的游戏通过独特的品类创新与精巧的机制融合,开创了新玩法、扩大了用户池;有的游戏用喜闻乐见的IP与牵动情绪的剧情叙事,超越国别和年龄,成功扩展市场。这些独特的机制使它们在市场脱颖而出,也展现了传统赛道的潜力。
但在变现机制的平衡上我们也要注意,在探索玩法创新与混搭乐趣时,仍需谨慎调整变现机制:既要保证可持续性,又不能影响玩家体验。当下的传统品类依然存在着优化和创新的空间,潜藏的诸多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发掘。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shenqi.com/68101.html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