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文在线吸血鬼题材《The Vampire’s Wrath》北美投放300条素材即冲榜,播放量反超同平台真人短剧,跑出“低成本+高转化”样板。
三大成熟路径成型:AI转绘短剧(真人改动漫风)、AI+动态漫(静态漫画加动效配音)、AI+动画短剧(全流程原创)。
日本Piccoma、韩国Webtoon分别投放10万+与19万+素材,Webtoon双男主题材《Love Bites》11天获730万次展示,证明东亚二次元市场仍具高渗透空间。
AI漫剧以碎片化、高爽感、低门槛优势,正成为中国故事全球分发的高效“轻骑兵”,技术+内容双轮驱动下,有望持续扩大海外基本盘。
作为一名常年追更短剧的剧迷,前两天在同事的强烈安利下,我点开了一部名为《沉睡万古,出世横推诸天》的AI漫剧。看之前前本以为是粗糙的“互联网快餐”,没想到却被深深吸引——尽管它的动态效果比传统动画稍显简约,但紧凑的爽感剧情、稍显夸张但却具有年代感的画风,恰好戳中了我这个老二次元的喜好。
不过短短几小时,我便一口气刷完了整季,还忍不住在各大平台搜索后续更新,这种上头的体验,让我真切感受到AI漫剧这一新兴内容形态的独特魅力。而这部让我欲罢不能的作品,在红果平台的播放量已轻松突破46.9万次,足见深陷其中的观众远不止我一人。
近年来,AI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国内漫剧创作,极大地改变了行业格局。比起传统漫剧制作依靠画师逐帧绘制,如今不少漫画小说借助AI图片生成、智能分镜等技术,将一部漫剧的制作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成本降低幅度可达60%甚至更多。
这般降本增效的变革,不仅让更多中小团队有了参与创作的机会,更催生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漫剧佳作,即便暂时无法撼动传统动画的行业地位,却已凭借差异化优势收获了海量观众的认可。以《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为例,这部改编自中文在线男频小说《全球惊悚: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的AI漫剧,凭借脑洞大开的剧情、精美的AI绘制画面,上线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平台,总播放量超过1.2亿,抖音总播放则超过1亿次。
较近一些的则有8月上线抖音的《明日周一》,该剧由知乎 热门IP改编,采用“10人团队+45天+50集+AI生成”的极效创作模式完成,据报道其更是在没有投流的情况下5天播放量突破了500万次,成绩斐然。
当国内市场呈现蓬勃态势时,中国AI漫剧的出海之路也已捷报频传。中文在线为北美市场量身打造的《愤怒的吸血鬼》(英文名:《The Vampire's Wrath》),在海外Sereal+、Dashtoon等短剧平台上线后迅速走红。该剧融合西方最受欢迎的吸血鬼元素与当地美漫风格,通过AI技术精准还原,满足当地观众审美需求。
其播放数据也颇为亮眼,远超当时中文在线的预期,在北美市场的播放量甚至超过部分真人短剧。据广大大数据统计发现,其海外投放的有效素材去重后仅300多条,却实现了可观的播放与转化,为后来的AI漫剧出海提供了“低成本投放突围”的可贵经验。
不过,AI漫剧的起源并不在国内,其早期形态——AI动态漫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被提出,在美国TV动画《漫威超级英雄》系列中,就首次使用了动态漫画的技术。而在东亚,则是由日韩地区率先实践商业化,里面最有建树的平台之二分别为日本的【Piccoma】和韩国的【WEBTOON】。
根据广大大数据显示,【Piccoma】最早于2016年开始进行素材投放,截至发稿前其投放素材去重后已经超过10万大关,属于是海外老牌头部漫画平台了,不少动漫公司通过该平台进行内容出海,包括但不仅限于快看漫画等国内知名公司,在投动态漫多为男频爽番和传统BG浪漫小甜饼。
投放渠道:YouTube 展现估值:803K
同属kakao旗下的【WEBTOON】则更加多元:该平台最早于2014年开始进行素材投放,截至发稿前其投放素材去重后已经超过19万。其7月最火的动态漫素材之一为双男主漫剧《Love Bites》,投放仅11天展现估值便已超过了700万。
投放渠道:YouTube 展现估值:7.3M
随着全球AI热潮的持续发酵,AI漫剧的出海模式也在不断进化,目前已形成三种成熟且前景广阔的路径,覆盖不同创作需求与市场场景:
1、AI转绘短剧
这类漫剧主要以真人短剧为蓝本,借助AI技术将真人拍摄画面转化为动漫风格。其优势在于能利用现有的真人短剧,快速赋予作品全新的动漫视觉体验。
像灵境AI在今年2月首次制作的《武极天尊》,就是通过AI转绘将真人演绎的短剧以动漫形式呈现,制作周期大幅缩短。这样的漫剧不仅可以快速丰富平台的内容储备,同时还能吸引更多喜欢这类视觉的观众。
2、AI+动态漫
这一类就是我们前面提到比较多的了,主要基于已有的漫画原著进行创作,在漫画静态画面基础上,运用AI技术为其添加动效,如人物的简单动作、场景元素的动态变化,同时匹配上专业配音。
这种类型既保留了漫画原著的艺术风格与故事架构,又通过动态效果和声音元素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与沉浸感,比起动画的大量复杂分镜,或许还更加适配现如今的碎片化观看习惯。
3、AI+动画短剧
这类属于独立创作的剧情向动画短剧,从故事、角色设计到画面制作、情节演绎,全过程都深度应用AI技术。我们前面提到的《愤怒的吸血鬼》便是典型,创作团队需要根据目标地区的观众喜好,去利用AI构建符合当地观众口味的角色、场景和剧情,最终制作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作品。此类漫剧的创作不再束缚于已有的作品,可以充分发挥AI技术的优势,对于全球任意市场都很适用。
可以预见,在技术、内容与商业的协同推动下,AI漫剧将会在全球文化市场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shenqi.com/6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