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起诉OpenAI十八日后,Grok开源了 siyushenqi.com • 3天前 • 海外营销 • 阅读 7 背叛、站队、开源闭源之争。 今天凌晨,马斯克旗下AI大模型Grok宣布正式开源。 险而又险地保住了他在3月11日发布的“本周开源”预告。 这是一个314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MoE)模型,项目发布5个小时,已在GitHub收获6.3k星。对此,有DeepMind研究工程师预测,Grok-1的能力应该比Meta的LLaMA-2要强,也有网友兴致勃勃地讨论,到底要怎样的配置才能运行这个当前开源社区参数量最大的大语言模型。 而对于马斯克来说,开源Grok-1的重要目的,似乎也是为自己与与OpenAI的唇枪舌战再添一份底气——就在开源同一时间,马斯克贴脸嘲讽: “我们也想了解更多关于OpenAI的‘open’部分。” 事实上,“是否开源”一直是这两周以来马斯克与OpenAI争论的焦点。在那份3月1日公之于众的46页万字诉状里,马斯克的核心指控便是OpenAI偏离了公司成立时“为了人类福祉而非私人商业利益”的协议,也违背了“技术开源”的承诺,完全成为了“受控于微软的闭源子公司”。 这是跌宕起伏的两周,一方是科技圈顶流的团队联创,一方是AI圈的当红炸子鸡,随着你来我往的怒斥与辩驳,一桩又一桩陈年秘辛被公开,一场又一场关乎AI、科技圈,甚至整个人类未来的讨论不断发生。 而截止现在,图灵奖得主、纽约大学名誉教授、网景通讯公司创始人、微软Windows7系统开发者、狗狗币设计师……已有更多圈内圈外的人参与了进来。他们或是直接站队,或是激烈辩驳—— OpenAI真的违背了创始协议只想着赚钱了吗?他们究竟是微软的良好合作伙伴,亦或全然笼罩于其阴影之下?马斯克是否真的动机不纯,试图以特斯拉吞并OpenAI?自去年OpenAI的“宫斗大戏”中销声匿迹的前首席科学家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在此次事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未来的GPT-4乃至AI,究竟要走向开源还是闭源? 起诉与回击:真相如何? 2015年12月,马斯克与奥特曼(Sam Altman)等人一同创立了OpenAI,3年之后,他离开了OpenAI董事会。 此后,马斯克虽有指责OpenAI违背“非盈利组织”的创始宗旨,自己开设xAI公司推出竞品与ChatGpt公然打擂台的行为,但像这次,直接一纸诉状将OpenAI告上法庭,仍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因此,3月1日消息刚出,讨论尚未完全发酵开来,大多数人都忙着消化诉状中的海量信息,包括马斯克披露的大量与奥特曼的私人邮件来往、OpenAI团队结构,以及两条核心的创始协议: 1、OpenAI将作为一家非盈利机构,出于服务全人类利益的目的开发AGI,而非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 2、OpenAI将保持开源,除了部分安全因素,不会出于商业专利目的而将技术封闭保密。 根据马斯克的指控,OpenAI已经违反了这两条创始协议,不仅将GPT-4(可视为AGI萌芽)独家授权给微软,拒绝向公众披露GPT-4的详细信息,还允许微软——在官方口径里一直是OpenAI“良好的合作伙伴”的一家盈利公司——对团队施行不当的影响或控制。 根据诉状原文,在OpenAI去年11月“宫斗”期间,微软CEO纳德拉曾表示: “即使OpenAI明天消失了也无妨……我们拥有这些人才、算力、数据,乃至OpenAI的一切……我们在其之下,在其之上,在其四周。” 5天之后,3月6日上午10点,OpenAI正式做出回应,在官网发布一篇长博客,称自己始终坚持使命,并针对马斯克的主张一一进行回复。 对于“违背创始协议转向盈利”的指控,OpenAI表示,开发AGI所需的资源超乎他们想象,在最初创办OpenAI时这个数字是1亿美元,而到了2017年则是每年数十亿,金钱的压力迫使他们“为通往AGI规划一条更为合理的路径”,也就是转向盈利——在这一点上,马斯克与他们在2017年前后达成了一致。 而对于“开源闭源”之争,OpenAI也像马斯克一样直接放出了邮件记录:在2016年围绕马斯克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起飞的邮件往来里,OpenAI首席科学家苏茨克维表示“随着我们愈发接近AGI,降低开放度便具有了意义。OpenAI中的‘Open’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从AI构建的成果里受益,不公开背后的科技也是完全可以的。”马斯克也对此表示肯定。 在反驳马斯克的指控之外,OpenAI也细数了马斯克的“罪状”,也就是在2017年之后,OpenAI团队开始讨论具体的营利性组织架构时,马斯克提出,希望自己拥有多数股权和董事会的绝对控制权,并出任CEO,还提议将OpenAI并入特斯拉。在遭到拒绝后不久,便很快选择离开OpenAI。 站队与辩驳:谁对谁错? 两位主角都已接连登场,这下好戏便正式开唱。 在OpenAI发声后的2个小时,Mosaic浏览器开发者、网景通信公司创始人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带上OpenAI博客截图,并标黄了其中“随着我们愈发接近AGI,降低开放度便具有了意义。OpenAI中的‘Open’意味着每个人都能从AI构建的成果里受益,不公开背后的科技也是完全可以的”的部分,嘲讽道: “如果你相信这一点——至少我不信——你怎么不立刻把你的实验室国有化、军事化呢?” 图灵奖得主,AI三巨头之一的杨立昆(LeCun)很快也转载上述帖子,称所谓强大到会为人类带来风险的“超级人工智能”并非指日可待,意指OpenAI所谓的“为安全而闭源”完全就是自欺欺人。 “如果你出于某种天真和优越感,觉得自己是能生产出“超级人工智能”的人,而其他人都愚蠢到无法安全地处理它,那你可就错了。” 这其实是杨立昆一贯以来的观点,他在去年10月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就表示,现在监管AI模型就像在1925年监管喷气式航空飞机一样(当时这种飞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监管AI的要求源于一些领先科技公司的“傲慢”或者“优越感”,因为这些公司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安全地开发AI。 而他本人与OpenAI的观点不和也有许久,在2022年ChatGPT刚刚出世,众人兴奋地讨论以其为首的大型神经网络“可能存在意识”时,杨立昆就公开否定了这种观点,而对于上个月刚刚推出的Sora,杨立昆同样评价为“Sora并不理解物理世界,注定死路一条”。 在3月6日OpenAI发声的官推评论区,还有著名AI学者、纽约大学名誉教授马库斯(Gary Marcus)怒斥官方回复里“我们致力于实现OpenAI的使命”的描述,称其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 “OpenAI最初的使命是‘不受需要产生经济回报的限制’‘不为私人利益’‘在适用的情况下寻求开源技术’,但现在,OpenAI创造的49%的利润都流向了微软,且微软还拥有技术产品的独家代理权。你们不是在帮助全人类,而是在从艺术家、作家等处窃取资源以增加利润。你们几乎完全放弃了开源技术,简直就是全球最不开放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 本就与马斯克渊源颇深的狗狗币社区自然也是前来站队,一位狗狗币设计师贴出奥特曼和微软CEO的同台照片,讽刺性地贴文“OpenAI是一个完全独立,且与微软直接竞争的团队”,以此回应马斯克诉状中的“微软对OpenAI拥有实际控制权”。 有站队,自然也有辩驳。 在马斯克最初发声两天之后,太阳微系统创始人,OpenAI投资者科斯拉(Vinod Khosla)就站出来说,马斯克起诉OpenAI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完全就是作为竞争对手的一种行为。 OpenAI回击一天后,科斯拉再次列出了15条希望马斯克做出回应的事实。 他强调,根据现在双方公布的信息和邮件往来,在OpenAI团队创立之初,马斯克自己就提出需要集资10亿美元,自己还会承担未能筹集的部分,但实际上,马斯克最终的投资额仅有4500万美元。 而马斯克所说的“微软对OpenAI的不当控制”,则正是他自己曾经想做的事。在当时团队一致决定转向盈利后,马斯克就提出让自己拥有多数股权和董事会的完全的控制权,出任CEO,还要将OpenAI并入特斯拉。 但当时的OpenAI认为任何个人对团队拥有绝对控制权都是违背使命的,因而拒绝。马斯克便借此扣留了OpenAI的资金,使得期间员工的工资等运营成本不得不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也是Linkedin联创)垫付。 之后,马斯克很快离开了OpenAI,走之前还不忘挖苦老东家,称其“成功的概率为0”。 消失的首席科学家: 宫斗尚未结束? 而在正主和各自的拥趸唇枪舌战之际,也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了更加耐人寻味的细节。 在马斯克最初的那份诉状里,被告包括了与OpenAI关联的8个公司,以及CEO奥特曼和总裁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唯独少了另一位核心成员,OpenAI前首席科学家苏茨克维。而之后OpenAI回应长文的作者名单中,未被马斯克列为被告的苏茨克维却名列其中。 这其中的微妙之处,还要说回科技圈的另一则大新闻:去年11月的OpenAI的高层变动。 这是一场围绕CEO奥特曼去留问题的“宫斗大戏”,剧情可谓是百转千回,反转不断。而如果当时被突然解雇又数次迎回,得以享受团队九成员工“集体辞职同进退”支持的奥特曼是众望所归的“主角”,那么当时的苏茨克维扮演的,就是那个所谓的“反派”。 这位首席科学家先是在去年11月16日当晚在视频会议中,代表董事会通知奥特曼他已被解雇,在奥特曼一进宫返回OpenAI之后,又再次宣布谈判破裂,奥特曼不会回归OpenAI。在此期间,OpenAI董事会受到了几乎是全球舆论的口诛笔伐,只有马斯克留下了暗暗支持的帖子: “我很担忧,Ilya有着良好的道德准则,并且不热衷权力。除非他觉得绝对有必要,否则他是不会采取这种极端行动的。” 事实上,苏茨克维正是时任OpenAI董事会成员的马斯克一手招进来的,在起诉文件中,马斯克回忆OpenAI创立之初,几位联创一起挖人的经历,表示当时身在谷歌的苏茨克维本来还在摇摆不定,正是自己的一通电话让他下定了决心。 在奥特曼最终赢得“宫斗”,解散了OpenAI原董事会,也致使苏茨克维变成了“前”首席科学家之后,马斯克在那份陈列OpenAI“罪状”的起诉文件中,似乎仍耿耿于怀地表示: “据了解,新董事会成员由奥特曼先生亲自挑选,并得到了微软的支持。新的董事会成员缺乏足够的AI专业知识,对于OpenAI是否以及何时达到了AGI,团队开发的算法是否超出了微软的许可范围等方面没有能力独立判断。” 2023年11月22日,OpenAI官方账号发布推文宣布奥特曼重任CEO,次月2日,同样重返公司的总裁布罗克曼晒出与苏茨克维的合照,他本人则转发回以红心。但自此之后,苏茨克维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角之中——没有任何学术演讲,也没有接受任何采访。 在OpenAI宫斗刚刚发生之时,马斯克就发出疑问“苏茨克维到底看到了什么?”此后众人关注的焦点又逐渐加上“苏茨克维去哪了?他在做什么?” 4个月之后的2024年3月6日,在OpenAI官方对于马斯克的回击博客中,苏茨克维终于久违地露面——在文章末尾的作者名单之中。 考虑到苏茨克维曾经之于奥特曼的“背叛者”身份,这实在是让不少人感到扑朔迷离。 3月9日,OpenAI正式官宣,CEO奥特曼官宣重返董事会,并大刀阔斧地调整了董事会成员结构。 同天,上文提到的OpenAI投资者科斯拉仍在X平台发帖称,马斯克攻击OpenAI是因为“利益相关”——因为他在去年创立了一家与OpenAI有直接业务竞争关系的X AI公司,而该公司目前还没有开源相关技术产品。 两天之后,马斯克正式预告自家的大语言模型Grok将会在“本周内开源”,并回复了评论区一条“OpenAI也理应如此(指开源)”的帖子,称“OpenAI就是一个谎言”。 一周后的今天,马斯克正式开源大语言模型Grok,其使用的开源协议遵守Apache 2.0许可证,开放模型的权重和网络架构,允许用户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软件,无论是个人还是商业用途。 显然,至少从现在看来,马斯克与OpenAI之间的爱恨情仇,仍未落下帷幕。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shenqi.com/33578.html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0 0 生成海报 关于作者 siyushenqi.com 关注私信 5.8K 文章 0 评论 296 问题 16 粉丝 私域神器:国内海外私域营销拓客软件 比AI美女还"野",AI电商运营又出新玩法 上一篇 3天前 苹果300亿参数大模型首亮相,还买了家AI公司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海外营销 上热搜、抢赛道?TikTok的“魔力”标签撬动自然流量 小小的标签,种草能力超乎想象! siyushenqi.com 2025 年 8 月 3 日 19000 海外营销 TikTok美妆博主带货翻车,引发全网“拔草劝退”潮 “拔草”无处不在,万万没想到,网红被流量反噬的日子来得如此之早。 siyushenqi.com 4天前 8000 海外营销 知乎版GPT正式发布 知乎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丝毫不容许任何懈怠。快则生,慢则死。 siyushenqi.com 3天前 5000 海外营销 成为超1300家人工智能企业的选择,伦敦凭什么? 随着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火热,作为欧洲人工智能之都的伦敦显然也正在展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siyushenqi.com 3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蛋糕快被OpenAI们分完了,AI初创公司陷融资困境 一年之后,AI投资狂潮终于开始慢了下来。 siyushenqi.com 3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亚马逊卖家生存现状调查:尝试北美线下商超,看好日韩新市场 自去年持续至今的封号潮爆发后,数万个中国大小卖家遭受的损失超千亿!跨境电商行业内对亚马逊的信心普遍减弱,已有一批卖家选择离场,也有一批卖家在观望和徘徊。种种迹象表明,亚马逊在中国卖家心中的地位正在逐渐下降,中国卖家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减少,新冠疫情、供应链问题、卖家停业和亚马逊FBA库存限制是主要原因。 siyushenqi.com 4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张一鸣和黄峥,谁才是白牌之王? 抖音电商正无限逼近拼多多。 siyushenqi.com 4天前 5000 海外营销 亚马逊“高考”即将开始!有的卖家赶不上了 如果验证过不了,意味着“准考证”都没有。 siyushenqi.com 4天前 4000 海外营销 TikTok Shop美国小店已上线,我们的机会有多大? 在TikTok Shop官网的卖家中心上,我们看到北美站点已经已开通了美国小店。 siyushenqi.com 4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亚马逊放大招?大量卖家收到封停警告信! 大部分卖家收到的警告信都是表示账号存在停用的风险,理由是账号发生严重事件,导致账户面临停用风险。 siyushenqi.com 3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一周要闻NO.150丨智谱、Kimi等卷入隐私风暴;美团出海:Keeta新进展;《堡垒之夜》五年后重返美国应用商店 一起看看这周有哪些出海圈值得关注的大事记吧! siyushenqi.com 2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印尼社交电商抢占下沉市场 在印尼二三线城市,Super 和 Evermos 等社交电商日益流行。 siyushenqi.com 4天前 5000 海外营销 独立站月营收超百万!小米生态链企业重启IPO 纯米科技重启IPO,重点发力出海业务 siyushenqi.com 4天前 5000 海外营销 超详细的操作指南,让你秒懂Google Shopping的用法 我们每天都在网上购物。事实上,我们可能会花很多时间来寻找一些特殊的商品。 siyushenqi.com 3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不止做社媒,还有电商梦:Facebook Shop正式在全美上线 外媒报道,Facebook新板块Facebook Shop于当地时间上周二(8月25日)上线。 siyushenqi.com 3天前 5000 海外营销 小红书的“第一个”618 复盘小红书直播电商的三个核心秘诀。 siyushenqi.com 4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一款AI产品做到3万人社群,上线15个月实现盈利,对话灵力AI创始人讲述“AI产品商业化”的故事 一款AI产品如何解答商业化难题。 siyushenqi.com 3天前 5000 海外营销 中国出海电商,悄悄在日韩“造富” 日韩市场是一块肥肉,但确实有些难啃,对于巨头们而言,要想真正站稳脚跟,恐怕还需武装到牙齿。 siyushenqi.com 4天前 8000 海外营销 聚合新兴市场本地化支付,Grepay服务B2C客户跨境收单需求 与陷入费率“内卷”的收款业务相比,收单业务更重视本地化。 siyushenqi.com 4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拼多多想出海捞老外的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3年,拼多多的Temu还能保持现在的势头吗? siyushenqi.com 4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一周要闻NO.161丨腾讯领投海外电商平台Uzum;再战巴西滴滴外卖能否大展拳脚;前巨人CEO吴萌再获过亿投资 一起看看这周有哪些出海圈值得关注的大事记吧! siyushenqi.com 2天前 9000 海外营销 黑五即将到来,亚马逊赛道实现优质盈利的最后机会在哪? 2021年快结束了,跨境人都过得怎么样? siyushenqi.com 4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年度特辑:外贸人如何做好年度复盘规划?5大维度实现业绩领跑! 在刚刚过去的2023,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外贸行情错综复杂。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2024或将成为下一个外贸增长的转折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海量客户信息、繁杂业务细节,外贸人该如何做好2023的业绩复盘和2024年的业务规划呢? 之前通过「外贸名人堂」35期课程EOS老师的分享,我们细数了去年外贸行业发展的重大节点,并尝试从四大维度展开对新年度外… siyushenqi.com 2024 年 9 月 20 日 1.8K000 海外营销 Noon的新会员计划是在和亚马逊较劲吗? Noon 在近日宣布推出了用户忠诚度计划,名为 Noon One,并且提供两周的免费试用,试用过后,每个月仅收取15迪的会员费,目前正在阿联酋推广。 siyushenqi.com 4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微软发布Mu模型:支持Windows智能体,小参数跑出10倍性能 Mu模型参数量为3.3亿,性能可比肩微软之前发布的Phi-3.5-mini模型,但体量更小,且在离线NPU的笔记本设备上响应速度快,每秒能超过100 tokens。 siyushenqi.com 3天前 8000 海外营销 字节AI:失之PICO,收之飞书? 在阿里宣布所有产品接入自研大模型“通义千问”的同一天,字节AI也掀开了面纱一角。 siyushenqi.com 3天前 7000 海外营销 近10亿元被“清零”,PayPal账户“封停潮”还在继续!中国卖家该如何追回货款? 从3月以来,网传中国卖家被PayPal划走的资金恐有10多亿元! siyushenqi.com 4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知名AI产品被控“抄袭”,华人团队靠AI“鉴假”抢占400亿美元市场 用AI对战AI,市场空间有多大? siyushenqi.com 3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ChatGPT爆火背后,生成式AI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从业者把它“吹爆了” siyushenqi.com 3天前 6000 海外营销 国外客户要考察我们工厂,我们该如何准备? 首先要了解来你们公司考察的客户的身份,不同身份的人过来,准备应该有差别。 如果来访的是技术总监或者质量总监,重点是技术或者质量方面的交流。这些人比较懂行,技术术语比较多,公司一定要派总工程师、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人员、检验人员等有技术背景的人接待,准备好一些设备清单、工艺布局图、质量保证体系的流程、主要检验项目(如机械性能、化学成分、材料、外形等),对一些技术指… siyushenqi.com 2024 年 9 月 20 日 1.0K000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