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Wikipedia Keywords Studios(伦敦股票代码:KWS)今年股价大涨43%,是游戏行业的重要本地化和第三方服务商。员工超过12,000人,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 然而,近年来,KWS面临不少挑战:员工数量庞大,工资成本大幅上涨,盈利能力下滑;3A游戏市场萎缩,合作伙伴减少;其并购策略中的资本运作也备受质疑。更再加上随着GenAI技术的更新迭代,其本地化和创意服务也面临着被取代的威胁。2021年高峰以来,KWS的股价一度下跌了65%。 转机出现在5月。瑞典私募巨头EQT提出收购,出价每股25.50英镑,较之前翻倍。7月3日,收购案尘埃落定,KWS即将退市,只待监管放行。 这笔交易,标志着私募股权对游戏软件和服务的兴趣日增。对行业来说,这是好消息。这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退出机会,展现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升级。
来源: Game Developer CD Projekt SA(华沙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CDR)今年涨幅为38%,经历了2020年12月《赛博朋克2077》的风波后,CD Projekt一直在努力挽回游戏声誉。 《赛博朋克2077》的首个付费DLC“幻影自由”(Phantom Liberty)自2023年9月26日发布以来,受到了玩家和评论家的广泛好评。这个扩展包不仅为游戏带来了新的任务、故事线、地点、角色和能力,而且通过引入新的技能树、武器和装备,以及无限重玩的开放世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游戏体验。这个扩展包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年底销量达500万份,附加率达到20%。每份DLC售价30美元,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销售和利润。 《赛博朋克2077》扩展包的成功将助力CD Projekt从2025年起,用六年时间开发新的《巫师》三部曲。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作室从REDengine转向了虚幻引擎5,希望这能提高开发效率,吸引更多人才。但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尽管今年CD Projekt的股价有所回升,但与2020年第四季度《赛博朋克2077》发布之际的峰值相比,仍然低了近三分之二。他们还需继续努力,以重塑投资者信心。 三个输家
来源: Wikipedia Stillfront Group(股票代码:SF)今年跌幅达27%。瑞典游戏控股公司众多,Stillfront便是其中之一。Stillfront旗下拥有Supremacy、Empire、Big Farm、Jawaker和Albion Online等众多游戏品牌。然而,与Embracer集团和Enad Global 7一样,Stillfront近年来难逃下滑困境。主要原因是其收购策略在高利率、财务杠杆和活跃投资组合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步履蹒跚。 Stillfront的许多手游依赖实时运营,但近期业绩并不理想。为了提升利润率,Stillfront不得不减少了产品投资,但这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增长。 更糟的是,用户获取成本上升,活跃用户却在减少。尽管Stillfront一直试图削减成本,但情况不容乐观。从2023年第二季度到2024年第二季度,其活跃用户从5800万降到了4710万,最新季度的预订量下降了4%,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也下降了7%。 此外,Stillfront新游戏《Sunshine Island》的用户获取支出大幅下降了40%,预订量也增长了10%,但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中,想要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似乎难度不小。 迄今为止,Stillfront的股价尚未恢复到2020年的高峰。公司仍需努力,重获投资者青睐。
来源: IGN Ubisoft Entertainment (股票代码:UBI) 今年跌幅达18%。尽管其经典游戏系列表现出色,且新作《刺客信条:暗影》和《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备受期待,但市场对这些游戏仍存顾虑。 此外,玩家对其游戏预购价格过高和游戏中的政治信息十分不满。同时,市场对Ubisoft标志性的开放世界RPG游戏模式显得有些厌倦,是否会为此继续买单得打个问号。尽管如此,这些新作预计仍将带来可观的短期增长,但游戏的最终质量将决定其销售成绩。 火上浇油的是,《彩虹六号手游》和《全境封锁:曙光》两款游戏已推迟到2025年末发布,甚至有取消的风险。好在Ubisoft的新射击游戏《不羁联盟》自5月推出以来表现不俗,短短两周内玩家数突破1000万。在竞争激烈的射击游戏市场,这样的成绩值得关注。 长期来看,Ubisoft需要解决公司规模庞大带来的结构性问题。尽管公司在2022年至最近一个季度间裁员1700人,员工总数仍超过19000人,市值约24亿欧元(约26亿美元)。相较之下,EA员工约14000人,市值却高达400亿美元,是Ubisoft的15倍。 成功发行游戏对Ubisoft的转型至关重要,但要实现真正的转变,公司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精简业务,提升效率。
来源: Wikipedia Unity(纽交所代码:U)今年跌幅达58%。公司已进行了一年多的痛苦转型,如今仍面临困境。五月份,Unity迎来了新任CEO Matthew Bromberg,他接替了因新收费政策Runtime Fee争议而辞职的John Riccitiello。 Unity的客户信任度下降,对其财务表现造成了实质性打击。为了提升股东的盈利能力,Unity可能会继续减少市场份额。 市场未来动向 今年余下时间里,内容销售预计将保持稳定,硬件销售可能会持续低迷,而移动设备市场则有望逐渐回暖。尽管像Web3和元宇宙这样的概念已经经历了炒作高峰后逐渐降温,但人们对AI相关领域的兴趣并未减退。在未来几个月,无论是公众市场还是私人投资者,对AI领域的关注都将持续升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游戏订阅服务的发展前景。随着Activision Blizzard的游戏加入Xbox Game Pass,以及《使命召唤:黑色行动6》即将在10月份的首发,这些举措会如何影响游戏订阅模式与高价值单品销售,我们拭目以待。这一结果可能会对Xbox的长期战略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对整个游戏主机市场的更新迭代具有深远意义。 在金融市场方面,许多公司、员工和投资者可能仍受到商业预期调整的影响,这包括游戏发布时间的变动、裁员的必要性等。因此,大多数游戏相关股票的价格仍然低于2021年的高点。 展望2025年,IPO的形势尚不明朗。Discord在2022年11月完成了其A轮融资中,由Stella Capital和Atlas Capital共同领投。尽管此次交易的估值和融资金额未对外公布,但这家流行通讯平台的市值可能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Epic Games在2023年2月获得了迪士尼15亿美元的投资,使得迪士尼在Epic中持股9%。这轮投资对Epic Games的估值达到225亿美元,较2022年4月从索尼和Kirkbi获得投资时的315亿美元估值下降了29%。Epic Games以及其他潜在的上市公司,如中国的HoYoverse,可能正逐步向公开市场迈进,但要找到合适的市场时机以确保成功,仍是不小的挑战。 这些挑战同样影响着私募市场。尽管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公司和创业者,但目前私募市场尚未有显著的复苏迹象。不过,一旦利率开始回落,企业渡过了的调整期,估值在融资轮次间趋于稳定,大型并购和IPO活动重新加速,晚期风险投资就可能会迎来增长,这将对整个市场生态产生积极影响。 财务周期的起伏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展现,而观察哪些公司能够抓住机遇、在市场变幻中保持领先,哪些公司则无法做到、沦为“输家”,总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未来,谁笑谁哭,谁赢谁输,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