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Kimi的用户访问量一度超过竞争对手豆包,但用户留存率低,30天后的用户留存率均不到1%,这成为Kimi面临的一个挑战。
Kimi进行了多重商业化尝试,包括推出打赏功能、浏览器插件和企业级API,以探索潜在的商业化机会,但目前商业化所得尚难以覆盖庞大的支出。
Kimi需要走出产品同质化的质疑,其长文本技术优势正在被大厂抹平,需要通过应用场景的探索来获得竞争优势。
月之暗面因股权纷争被推到风口浪尖,杨植麟表示关注点在于如何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并强调留存和增长的重要性,同时Kimi也在探索新的产品动作以寻找商业化场景。
近日,月之暗面一直处于风暴眼中。这固然与朱啸虎的连番指责、Kimi的股权纠纷迷雾有关,也因一定程度上,旗下产品Kimi正在与更谨慎投放、更积极寻找商业化的大模型行业主线“逆向而行”。
从B站转场快手
高昂的投流比拼,正让大模型App排位赛变成了只有豆包和Kimi玩得起的游戏。实际上,曾经以B站为拉新转化重地的Kimi,最近也不堪重负,开始“跑”去了快手。
烧来用户,能烧来留存吗?
不过,比起字节正在倾公司之力,全面压上AI策略,Kimi目前的打法是否激进,正在引来同行讨论。
12月5日凌晨,朱啸虎更直接在朋友圈发布了三点回应,直接点名原金沙江投资人张予彤涉嫌向循环智能投资人隐瞒信息。此后,朱啸虎又相继对几家媒体表示:愿意豁免月之暗面、张宇韬责任,同时要求月之暗面将张予彤分离出来,认为其违背受托责任。
走出产品同质化质疑
杨植麟之所以着力强调留存率,正因为AIGC App的增长与留存,正在成为一个颇为“尴尬”的问题,使大模型的商业化场景笼罩上阴霾。
本文源自「私域神器」,发布者:siyushenqi.co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yushenqi.com/33210.html